光纖光纜:本土市場需求推動全行業產量:賭場遊戲投注

時間:2023-11-06 21:37:08 作者:賭場遊戲投注 熱度:賭場遊戲投注
賭場遊戲投注描述::2006年中國光纖產量達到2700~2900萬芯公里的規模,同比增長約50%。我們通過對海關及其他數據進行估計,認為該數字與實際基本相符。從中國進出口情況來看,光纖光纜2006年首次逆轉了近年出口連續增長、進口穩步下降的形勢。價格上總體保持平穩,略有下跌。日本進口光棒價格年末同比跌幅6.1%,整個年度價格保持平穩,價格下跌的趨勢基本終止。 國內主要光纖廠產品供不應求,以海關進口光棒總量和國產光棒量估計,2006年中國光纖產量達到2640萬芯公里,同比增長48.8%。該增長幅度以及總量范圍與行業協會的估計基本一致。該產量規模距離業界普遍估計的3000萬芯公里產能相差無幾,我們認為產能利用率偏低的問題已經不再是困擾中國光纖光纜行業的嚴重問題。 結合進出口逆差擴大和中國產量大增兩方面的情況,我們認為:中國本土市場需求的大幅增長是拉動光纖光纜行業產量大增的根本原因。 我們推測城域網的建設是推動光纖光纜需求的根本原因,并且這種建設主要集中于匯聚層以下的接入層,包括移動建設的基站、FTTx建設等都是推動接入網大規模建設的重要原因。 我們判斷,行業未來發展的趨勢主要是:需求推動產量增長,但強勢的運營商以及集中采購政策使得價格繼續維持低位;未來需求仍將繼續增長;行業產能利用率已經大幅提高,未來產能擴張能力相對有限;行業集中度有所上升,前5大光纖廠商份額約占73%。 我們維持亨通光電的“強烈推薦”評級,維持中天科技的“推薦”評級,調整烽火通信和法爾勝評級為“中性”。 2006年初,我們準確地判斷了光纖光纜行業的復蘇。時間過去1年,期間我們曾經在烽火通信、亨通光電及中期和年度策略報告中對行業的新動向進行過跟蹤。近期我們再次拜訪了亨通光電、中天科技等行業內上市公司,了解到行業復蘇的形勢仍然在持續。結合一些最新的海關和其他數據,我們將在本報告中對該行業的情況進行最新的跟蹤。 一、行業供求形勢良好,國內需求大幅增長 據中國通信企業協會通信電纜光纜專業委員會的估計,2005年中國光纖產量大約為1800~1900萬芯公里的規模,2006年產量則達到2700~2900萬芯公里的規模,同比增長約50%。 由于國內絕大多數光纖企業都以銷定產,因此大體上產量數據便可以反映國內運營商的需求數據。盡管缺乏運營商的實際需求數據,我們仍然可以通過海關進出口數據及其他數據進行估計,我們判斷該數字與實際基本相符。 從中國進出口的情況來看,光纖光纜2006年首次逆轉了近年來出口連續增長、進口穩步下降的形勢。圖表1的數據顯示,過去5年以來光纖光纜進出口首次出現逆差擴大的情況。由于06年光纖光纜行業并未出現明顯的價格上漲,因此進出口金額的變化大體上也同時反映了數量的變化。 從價格的角度來說,2006年總體基本上保持平穩,略有下跌。我們仍然以最典型的日本進口光棒價格來表達這種價格趨勢。 在以前的報告中,我們已經分析過,中國大約70%~80%的光棒是從日本進口,而日本的主要出口也是面向中國,中日光棒貿易在全球占有極大的份額。 而圖表2的數據則顯示,經過連續5年的價格下跌之后,2006年價格基本保持了平穩。如果以每年1月的價格來比較,2002~2006年價格同比下降的幅度分別為14.3%、47.7%、12.8%、11.0%、31.6%。但整個2006年價格基本沒有繼續下跌,2006年12月的價格為150.4美元/公斤,而05年同期為160.2美元/公斤,降幅僅6.1%。而整個2006年的平均價格為151.8美元/公斤,顯然價格下跌的趨勢基本終止。 盡管價格繼續維持低位,但產量的增長反映了需求的大幅增長。從國內各主要光纖光纜廠供不應求的銷售形勢來看,光纖光纜行業正在經歷著從底部扭轉的復蘇。圖表3的數據顯示,從光棒進口量來看,2005年四季度開始,中國從日本進口光棒的數量開始持續上升,2006年11月份更是創下了62.3噸的單月峰值。全年來看,2004~2006年中國從日本進口數量分別為298.7噸、355.9噸和558.3噸,2005年增長19.1%,2006年增長率則高達56.9%。 由于國內只有長飛、富通和法爾勝等3家企業生產光棒,并且富通和法爾勝的產量都較小,長飛產量則大約100噸。因此海關進口光棒數量加上長飛的光棒產量可以大體上反映中國的光纖產量。我們在以前的報告中已經說明,中國主要從日本、法國、美國等3個國家進口光棒,3國進口量達到中國總進口量的95%以上。因此從上述數據已經基本可以估計中國的光纖產量。 假設長飛、富通和法爾勝05年光棒產量為120噸,06年產量為150噸,以每公里光纖需33克光棒來估計,2005年中國光纖產量為1774萬芯公里,2006年則達到2640萬芯公里,同比增長48.8%,該增長幅度以及總量范圍與行業協會的估計基本一致。顯然2006年中國光纖光纜行業在經歷著產量的大幅提升。并且2640萬芯公里的產量已經距離業界普遍估計的3000萬芯公里產能相差無幾,產能利用率偏低的問題已經不再是困擾中國光纖光纜行業的嚴重問題了。 此時我們再回頭看看圖表1所反映出來的光纖光纜逆差擴大的情況,我們可以非常肯定地斷言:中國本土市場需求的大幅增長是拉動光纖光纜行業產量大增的根本原因。 二、中國市場需求大增的原因那么,是什么樣的需求導致了中國本土市場需求的大增呢? 由于細分數據的缺乏,我們很難確定中國光纜需求增長的原因是來自城域網建設的需要?還是移動網絡建設的需要?或者是FTTH建設的需要?但實際上,由于傳輸網的普遍應用,我們認為整個傳輸網從核心層到匯聚層、接入層的所有層次上的需求都是推動光纖光纜需求的重要原因。歸納起來主要包括如下用途和原因。 城域網的建設是推動光纖光纜需求的根本原因。以下圖表中信產部公布的長途光纜長度的變化情況顯示,中國的干線光纜建設高峰在2002年左右,直至2005年左右基本完成,2006年新增長途光纜長度甚至出現了負數,大規模的干線光纜建設已經較少。數據顯示2006年新增光纜長度僅僅20.9萬公里,即使假設當年全國光纜平均芯數達到48芯(實際上常用光纜主要為12芯和24芯),全國光纖使用量也僅僅1000萬芯公里,跟我們前面估計的2640萬芯公里的產量相去甚遠。 那么是什么原因導致了這種差距呢? [!empirenews.page]我們有理由猜測,信產部的統計僅僅包括了城域網的骨干層,而沒有包括城域網的接入層。 或者我們可以將其理解為傳輸網絡的匯聚層以上的層次,而沒有統計接入層。但實際上接入層才是當前建設的大戶。例如中國移動大量鋪設的基站、FTTx等背后的傳輸線路都屬于接入層的范疇。很可惜,官方沒有提供這方面的統計數據。 假設我們的推測是正確的,那么我們可以非常肯定地斷言,未來3~5年的時間中國光纖需求量仍將繼續增長,即使增長率可能較難達到06年約50%的幅度,但保持穩定增長應該沒有太多的疑問。中國各類通信用戶的持續增長(移動用戶、固網用戶、互聯網用戶)、3G的大規模啟動、FTTx的深入進行都將為此奠定堅實的基礎。 三、行業未來趨勢 綜合來看,我們認為光纖光纜行業的總體趨勢向好,但也存在著一些壓力。大體包括如下方面: 需求推動產量增長,但強勢的運營商以及集中采購政策使得價格繼續維持低位。2006年雖然需求和產量都大幅增長了40%~50%,但價格卻仍然處于低位,據向部分廠商了解,光纖價格也下降了大約5%左右,從2005年90元的均價下降到85元左右。該幅度與日本進口光棒價格的下降幅度相同。也就是說,總體上中國光纖廠商面臨的上下游環境變化不大,大多數廠商的毛利率相對穩定。不過目前形勢來看,光纖光纜廠商在產品定價權上仍然處于劣勢。 未來需求仍將繼續增長。雖然2006年諸多運營商建設規模大幅超過2005年,有一種說法認為這是在打3G的提前量,但3G建設畢竟至今未能正式啟動,我們認為大規模的建設還在后面。其次,FTTx正在不斷向客戶端推進,同時覆蓋率在不斷提高,換言之,未來我們將看到光纖將通達越來越多的區域、大樓、房間和客戶。例如上海市通信管理局于2006年末的一份研究報告《上海電信業發展研究報告》闡述上海市的光接入戰略中說道:“繼續實施FTTx的光接入戰略,因地制宜地加快建設和完善多種形式的寬帶接入網絡,在重點區域逐步實施光纖到家庭(FTTH),實現寬帶接入覆蓋全市”。而我們也注意到,從全國來說,通信發展還存在很大差距,中西部地區與東部地區的差距仍然巨大,未來仍有較長的建設周期和較大的需求提升空間。 行業產能利用率已經大幅提高,未來產能擴張能力相對有限。根據我們前文的估計,全行業2006年光纖產量已經提升到2640~2900萬芯公里的水平,即使按照此前業界估計的大約3000萬產能估計,產能利用率已經從2005年的60%左右提升到90%以上。實際上,我們所了解的亨通、中天科技等上市公司都出現了產品供不應求的局面。產能嚴重超過需求已經不再是行業發展的桎梏。據我們了解,全國大約只剩下長飛、烽火(華新藤倉)、富通、亨通、中天、特發、上海光纖、特恩馳、中柱、深圳住友、海南三星和法爾勝等12家光纖企業。其中亨通和中天從2006、2007年都有拉絲塔擴張項目,其他如長飛和富通尚有部分產能提升空間,估計2007年全行業能實現的產能大約在3500萬芯公里左右。 行業集中度有所提升。烽火收購華新藤倉在一定程度上改變了中國光纖廠商的布局,根據我們了解的情況,我們整理了目前中國市場上主要光纖廠商擴張以后的產能情況。圖表5為我們估計的2007年各主要光纖廠商能夠實現的產量。未來長飛、烽火華新藤倉、亨通、中天和富通將占據光纖市場的主要份額,占總量比例達到約73%。
站長聲明:以上關於【光纖光纜:本土市場需求推動全行業產量-賭場遊戲投注】的內容是由各互聯網用戶貢獻並自行上傳的,我們新聞網站並不擁有所有權的故也不會承擔相關法律責任。如您發現具有涉嫌版權及其它版權的內容,歡迎發送至:1@qq.com 進行相關的舉報,本站人員會在2~3個工作日內親自聯繫您,一經查實我們將立刻刪除相關的涉嫌侵權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