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艦高管驚悚48小時幕后誰舉報了聯電:線上賭場開戶

時間:2023-10-28 07:46:21 作者:線上賭場開戶 熱度:線上賭場開戶
線上賭場開戶描述::一場忽如其來的風雨襲擊了蘇州和艦科技有限公司。   春節后上班都兩天了,員工們還沒見到老板。他們沒有料到,公司董事長徐建華此時正遭拘押。徐建華也沒料到,春節還沒過完,就被臺灣當局拘留48小時。   2月15下午,臺灣“檢調部門”突襲徐建華在新竹的家。隨后,臺灣芯片企業聯電副董事長宣明智的住宅等9個地點亦遭搜查,大批電子資料和帳冊被查扣。臺灣“司法部”同時要求禁止宣明智和徐建華離開臺灣。   突襲在于調查聯電與蘇州和艦的關系。臺灣新竹地檢署稱,“有人檢舉聯電掏空人才、技術去‘養\’蘇州和艦,影響股東權益,涉嫌背信。”   直到2月17日晚,在繳納了近32萬美元(合計1000萬新臺幣)保釋金后,徐建華才被釋放。   次日上午,聯電主席曹興誠發表公開聲明稱,聯電曾幫助組建和艦科技,并為其尋找客戶出力,旨在遏制中芯國際的過度擴張。但聯電及高層對和艦科技并無投資,而兩公司之間的聯系是他本人制定的策略,曹興誠表示愿意為此承擔責任,并愿向檢署官員陳述更多細節。   閃電被拘   徐建華閃電被拘是因為他被認為是臺灣芯片企業聯電在蘇州投資和艦科技的“執行人”。   有臺灣媒體報道,臺灣當局經過兩三年的調查,發現徐建華與聯電高層來往密切。而且,和艦近兩年發展迅速,2004年第4季0.18微米芯片代工服務進入量產,并完成0.13微米的制程開發,而此中的199項專利技術的專利權卻為聯電所有。同時還發現,和艦有40多名工程師是由聯電離職后集體前往。   消息人士說,徐建華當年離開聯電的時間,與去蘇州創辦和艦的時間接近,這是被臺灣“檢調部門”盯上的主因之一。   蘇州市臺辦主任謝鳴是最先獲此消息的人之一。他告訴本報記者,“事實上,徐建華已被臺灣當局傳訊很長時間了,徐建華因一直待在蘇州無法進一步查實。”直到春節徐返臺過節,,臺灣“檢調部門”掌握徐行蹤,隨即發動拘查。   位于蘇州工業園的和艦科技看起來依然“波瀾不興”。盡管該公司內部高層均不愿評論此事,一位女員工還是忍不住說:“每個人還是在照常上班,相信不會有什么動蕩,老板也會馬上回來。”   據消息人士透露,徐建華此次在接受臺灣當局調查時稱,有近80名聯電工程師在和艦工作,但他并未挖角,僅是在聯電工作時做過口頭邀請。徐建華說,在全球化時代,“工程師認為在聯電沒有發展前往和艦,這是他們選擇工作的權利”。   至于設備部分,徐建華稱,和艦向聯電采購舊機器,是付費取得產權,并非無償使用。   “徐建華不是聯電在和艦的操盤手,僅僅是聯電的離職員工。”聯電發言人劉啟東針對調查事件堅持表示,公司未直接投資位于蘇州的和艦科技,至今未發現有任何外傳背信之具體事證。   “回歸故土也無可厚非。”上海集成電路行業協會一專家表示,徐建華等和艦高管雖自聯電離職,但祖籍均為江蘇。他還表示,“事件不會影響產業轉移的步伐,因為這是全球化趨勢。”   “影子工廠”?   盡管聯電一再表示與和艦只是“友好”廠商關系,但和艦之于聯電,業界一直有“影子工廠”說。   業界流傳的說法是,2001年,臺聯電董事長曹興誠赴江南考察,決定繞開臺灣當局限制。同年11月,和艦科技在蘇州成立。   但有證券分析師告訴記者,從資金流向看,“手法干凈,根本不會授人以柄”。臺灣當局處理聯電投資內地疑案,最后應該會不了了之。   和艦科技在蘇州工業園登記的工商資料顯示,和艦是外商獨資企業,外商名稱是英屬維爾克群島橡木聯合公司,注冊資本3.5億美元,注冊時間是2001年11月23日。法定代表人徐建華,住址是臺灣新竹市。   據知情人士介紹,徐建華總共在聯電工作了15年。4年前,他從聯電8英寸芯片廠副廠長位置上離職,來蘇州創辦和艦,包括副手曹效忠在內的多名高管也出身聯電。   蘇州工業園區的一內部交流材料中介紹,和艦是江蘇省首家8英寸芯片制造代工廠。2003年5月正式投產8英寸芯片后,目前已導入0.25微米/0.18微米等先進的工藝技術,規劃在10年內建造六座芯片制造廠,總投資將超過100億美元。   和艦投產后起步不俗。此前,和艦科技一高層曾告訴本報記者,和艦2004年3月第一條生產線月產能已達16000片,達到單月、單季損益平衡;第二條生產線將于今年初開始投片,屆時,第一座芯片基地的最大月產量可達六萬片。   和艦之名源于“鄭和之艦”。業界均知,聯電董事長曹興誠最喜歡“鄭和下西洋”的故事。在2003年7月,和艦8英寸廠正式量產的典禮上,聯電副董事長宣明智還趕赴蘇州祝賀。   當和艦科技在蘇州成立后,一直窺視內地市場的臺積電董事長張忠謀再也坐不住了。   2002年9月,臺積電向臺灣當局提出赴內地投資案。2003年1月,臺積電赴內地投資案獲臺灣當局有條件開放。按照臺灣當局的規定,臺積電在松江建設的是一座0.25微米、月產3.5萬片的8英寸芯片廠,并在去年底量產。   但這比和艦科技,還是晚了一年半。   誰舉報了聯電……   聯電遭舉報是不少臺商的共識。   無獨有偶。有消息人士稱,臺灣“檢調部門”兩天的搜索發現,在聯電董事會的記錄文件中并沒出現“和艦”的中文字眼,但有相關“代號”,后經“證人”解碼指證,該代碼所代表的意思就是和艦。   消息人士稱,此案檢舉人可能是聯電的競爭對手,因為若聯電“偷跑”是真,對臺灣企業奔赴大陸投資形成立足點的不公平,就算不了了之,也或多或少會影響聯電。   而縱觀聯電對手,身處內地的中芯國際尚無絕對實力,業界一直把聯電與臺積電比作“晶圓雙雄”。   在這個敏感問題上,臺積電保持沉默。臺積電發言人曾晉皓在接受記者電話采訪時稱不便就此發表評論,他對事件的了解也來自媒體。不過,他說,“臺積電所有的投資運作都是符合相關規定的。”   曾晉皓還說,“我此前所說的被競爭對手搶在了前面,不是特指哪個對手,中芯國際也是我們的對手啊!”   還有一種說法是,臺灣“檢調部門”早就掌握了相關證據,突襲目的在于“殺雞儆猴”,阻止企業西進大陸投資。臺灣新竹地檢署主任檢查官蔡添源說,經過一年調查后,才發動了此次偵查行動。   聯電遭調查是否會影響臺灣半導體產業西進大陸,以及臺商投資大陸的熱情?   17日下午,記者電話采訪臺灣新竹科學園區一半導體廠高管,他說,此次搜索令半導體業界震驚。“科技企業一定要往大陸去,不去才完蛋。”臺積電、鴻海、奇美、宏?、廣達等企業先后登陸大陸,只是腳步有先后,但“這是趨勢”。   “這是不好的示范。”他評論該事件說,事實上,臺灣與大陸經濟的相互依存度越來越高,當局對科技企業赴大陸投資的策略,應該放開限制,再自由一點。   在當前的趨勢下,“如果要問還有多少科技廠商到大陸投資,還不如問,還有哪家科技廠沒有去大陸布局”,他說。   但也就在這幾天,蘇州當地臺商開始著急了,有不少人找上蘇州市臺辦。謝鳴主任說,“肯定會對臺商投資心理造成影響,具體影響程度還不好判斷。”   謝鳴還說:“蘇州的態度是,靜觀其變。”臺灣當局阻止其高科技企業進入大陸,類似打壓不是第一次了。   (本報記者顧建兵對本文亦有貢獻)
站長聲明:以上關於【和艦高管驚悚48小時幕后誰舉報了聯電-線上賭場開戶】的內容是由各互聯網用戶貢獻並自行上傳的,我們新聞網站並不擁有所有權的故也不會承擔相關法律責任。如您發現具有涉嫌版權及其它版權的內容,歡迎發送至:1@qq.com 進行相關的舉報,本站人員會在2~3個工作日內親自聯繫您,一經查實我們將立刻刪除相關的涉嫌侵權內容。